抗诉改判的几率

抗诉是人民检察院在对案件进行审查时,发现有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形而提出的,检察院抗诉后会重判吗?改判的几率有多大?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个当事人非常关心的问题。


抗诉素材图


一、抗诉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08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抗诉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案件存在民事权益争议。人民检察院抗诉案件,必须是存在民事权益争议的案件。此外,当事人依法不能申请再审的民事权益争议案件,如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也不能提出抗诉。


2、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在民事诉讼中,检察监督是一种事后监督,对于尚未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人民检察院不能提出抗诉。对于当事人自愿达成的调解书,人民检察院也不能提出抗诉。


3、具备法定的事由。为了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维护人民法院的权威性,人民检察院抗诉必须有一定范围的限制。只有人民法院的裁判或者诉讼行为具有该条规定的事由之一的,人民检察院才能提出抗诉。


4、由有权的人民检察院提出。只有最高人民检察院、上级人民检察院才有权提出抗诉。除最高人民检察院外,人民检察院无权对同级人民法院的裁判提出抗诉。


二、再审审理情形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对再审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1、人民法院经再审审理认为,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应予维持;


2、原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阐述理由方面虽有瑕疵,但裁判结果正确的,人民法院应在再审判决、裁定中纠正上述瑕疵后予以维持;


3、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4、原审程序遗漏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且无法达成调解协议,以及其他违反法定程序不宜在再审程序中直接作出实体处理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


也就是说,当满足一定条件时,抗诉可以得到改判的结果,当事人应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对通过司法程序取得正义结果抱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