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诉讼律师解读:非婚生子女享有和婚生子女同样的权利

现代社会男女青年未婚同居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如果最后导致的结果是未婚先孕,甚至直接做主将这个孩子给生下来了,那么,非婚生子女上户口该怎么办理?子女应该如何抚养呢?本文北京诉讼律师选取了一起非婚生子女抚养费纠纷案,对非婚生子女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梳理。

北京诉讼律师解读:非婚生子女享有和婚生子女同样的权利

2013年,黄某在一场普通饭局上,认识了毛某。随后两人相恋并同居。2015年,毛某为黄某生下一子。然而孩子出生后不久,两人便因生活琐事产生矛盾、争吵不断。2017年5月,两人和平分手并签订《协议书》一份,对同居期间的财产进行了分割,并约定孩子由女方抚养,抚养费(包括但不限于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由黄某承担,黄某每月支付4000元,给付至孩子十八周岁。然而当“当爱已成往事”,这段恋情的“后遗症”也逐渐凸显。协议签订后,黄某仅支付了部分抚养费,此后毛某多次讨要,黄某却未支付任何费用,还拒绝与毛某再进行任何沟通。儿子小毛遂将生父黄某诉至法院讨要抚养费。

法院经审理作出民事判决,判令:黄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小毛抚养费共计28000元;黄某应每月支付小毛的抚养费4000元至小毛年满十八周岁止。

因判决生效后,黄某并未履行,小毛向惠济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执行法官第一时间向被执行人黄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财产报告令等法律文书,并通过网络查控系统查询了黄某名下财产状况,发现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考虑到申请执行人小毛今年还不满6岁,如果每次讨要抚养费都要依靠强制执行,对其健康成长不利,执行法官便决定结合情理法做被执行人黄某的思想工作,敦促其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于是,执行法官多次前往黄某住处,对其释法明理,劝说其主动履行。被执行人黄某则表示,毛某为了讨要抚养费到自己所在单位大吵大闹,导致自己丢了工作,目前赋闲在家,手头没钱、无法履行。执行法官遂再次对黄某进行了耐心沟通、细心劝导,并再次向黄某详细阐明了拒不履行将面临的严重法律后果。经过近多次劝说,被执行人黄某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表示愿意配合法院执行,随后,黄某与毛某进行了协商并达成和解协议,约定黄某一次性支付26300元,此后每月按时支付抚养费,毛某应积极配合黄某对小毛进行探视。和解协议达成后,黄某将执行款打入毛某指定的账户并保证今后将积极主动履行、不再拖延,也为这起抚养费纠纷的执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北京诉讼律师常亮提醒大家,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权利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承担其抚养费。本案中,小毛属于其母亲毛某与黄某非法定婚姻存续期间所生育的子女,在法律上称为非婚生子女,俗称私生子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之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且《民法典》也强调了民事主体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原则,因此不能因为父母的原因而对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进行区别对待。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结合本案而言,即黄某作为孩子的父亲,虽未直接抚养孩子,但仍应依法承担孩子成年或独立生活前的抚养费等支出。具体的抚养费数额,应该从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考虑子女的实际需求、父母的经济收入和当地生活水平综合确定。

北京诉讼律师常亮告诉大家非婚生子女抚养费的标准:“夫妻”一方负担抚养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母双方负担非婚生子女抚养费的标准如下: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月总收入”指工资总额,包括工资、奖金等。可申请法院调查令来调查。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有固定收入)确定。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一般参照《道路交通事故赔偿项目参照标准》来确定的年平均人收入、年平均生活费来作为依据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特殊请款是指子女长期患有重大疾病、或子女残疾的。非婚生子女抚养费和婚生子女抚养费适用于同样的法律,非婚生子女享有同样的被抚养、被教育的权利,不受任何歧视。如果离婚夫妻的某一方没有按照协议的数额给付子女抚养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另外,非婚生子女也是可以上户口的。非婚生子女是在依法确立婚姻关系前或婚外行为所生的子女,虽然在出生形式上是合法婚姻和非法婚姻的不同产物,但其法律地位却是相同的。非婚生子女户口办理内容如下:对于不够年龄所生的非婚生子首先要接受计生部门的处罚;非婚生子女户口办理需提供以下材料:婴儿父、母的入户书面申请婴儿父母结婚证、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非婚生不需提供结婚证。婴儿出生医学证明或亲子鉴定证明的原件和复印件(非婚生子女必须出具亲子鉴定证明,由公安机关指定鉴定机构鉴定后出具)。

生活中,大家如果遇到类似法律问题可以向律师咨询,分析具体个案中的法律关系,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益。